【數位行銷】如何連續 36 天提升臉書觸及?貼文突破 100 萬觸及數的 5 種寫作策略

Jemmy Ko提供
Jemmy Ko
作者 Jemmy Ko,《JKL SEO》公司創辦人、首席搜尋優化師。精通 SEO 與內容行銷,也提供免費學習資源。
「觸及人數」的意思,就是「你的貼文出現在多少人的臉書版面上」。
󠀠
數字越高,表現就越好;觸及人數越低,就表示越少人看得到你的貼文。
󠀠
我的貼文連續 36 天被系統提升觸及,也在四週內破了 100 萬觸及數。
󠀠󠀠
如果你也想要提升臉書的表現,以下 5 種是你可以參考的實戰寫作策略:
󠀠
▋➀ 站在臉書的角度想,寫「優質內容」
󠀠
如果你是臉書平台,怎樣的貼文越多人看到越好?
󠀠
好內容。
󠀠
這樣才能把大家留在平台上。
󠀠
不然滑臉書的時候如果一直看到廢文、灌水文,大家就會越來越討厭這平台,臉書當然要盡量讓它們觸及越低越好。
󠀠
請創作能讓讀者感興趣、覺得有幫助、願意互動的發文。有了這個概念,你就可以在出發點先贏過幾千則別人的發文了。
󠀠
高品質的內容,不管在哪種平台幾乎都是不變的王道。
󠀠
▋➁ 日更
󠀠
這我覺得比較沒法躲避,因為社群有「稍縱即逝」的特性,系統希望你經常更新。
󠀠
我的經驗是:偶爾中斷不是太大的致命傷,但系統會「每天」用你的貼文互動數來評估是否提高觸及。
󠀠
如果持續都有觀眾來互動,那你的能見度就會持續提高。
󠀠
可是,再厲害的爆紅社群貼文,也很逃過「沉帖」的命運。常常更新才會保持互動、讓系統知道:你發的內容值得推廣。
󠀠
▋➂ 找到合適的貼文種類
󠀠
臉書希望每個人的動態牆保持「營養均衡」,能出現各式各樣、不同種類的內容。
󠀠
也就是說:每個人打開 Facebook,最好都能看到短影音 Reels、圖片、限時動態、短文字、長文章⋯⋯
󠀠
所以,如果同一種內容形式太多人發,你就要跟一大堆「同種類貼文」爭搶能見度。
󠀠
像我就覺得「分享」、「帶外站連結」的發文形式,表現每次都很差。
󠀠
但我寫「純文字」的貼文,往往表現最好。
󠀠
你可以適時換換口味,找出你觀眾最喜歡的發文類型。
󠀠
▋➃ 延續讀者的留言
󠀠
我覺得這是 Facebook 一個很有趣的偏好:它喜歡能「引發留言互動」的貼文。
󠀠
找到「有梗」的話題,然後回應它們,就能增加貼文的「互動次數」。
󠀠
我看過很極端的例子,是發文者故意激怒或嘲諷留言的讀者,想辦法「找架吵」,不然就是爭執時,故意講述錯誤、有破綻的觀點來把別人「釣」出來反駁,其實效果滿好的。
󠀠
我不建議你做到這麼極端,但你一定要知道:臉書偏愛「能引起踴躍留言」的貼文。
󠀠
▋➄ 跟風
󠀠
我猜你常常看到:每當出現某個流行話題,各種帳號都要來「湊一腳」。
󠀠
其實這是因為臉書會提高「跟風貼文」的觸及數,所以你更容易看到它們。
󠀠
發生重大議題,大家都在社群熱烈討論的時候,內容創作者如果「獨善其身」,反而可能會表現不好。因為注意力都被熱門話題帶走了。
󠀠
為了求表現,「跟風」也是迎合演算法不得不的策略。
󠀠
但要注意第 1 點,如果蹭熱度的程度太誇張,例如內容明明沒什麼關聯也「硬要講」,那反而會弄巧成拙、變成品質不怎樣的貼文。
󠀠
▋總結
󠀠
提高臉書觸及,我透過實戰總結了五種做法,分享給你參考:1. 寫高品質內容,2. 日更,3. 注意貼文的不同種類,4. 延伸讀者的留言,5. 跟風。
 
 

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

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 Malte馬爾他系列小秒針腕錶
江詩丹頓Melte馬爾他系列以酒桶形外殼著稱,並應用了各種廣載盛譽的複雜功能和技術,包括多款調速器、陀飛輪、兩地時區、月相、動力儲存、…
薛永昌逆向思考 打造彪琥製鞋王國
1990年代前後,台灣傳統產業因為勞工短缺及成本高漲問題面臨抉擇的當口,台商流行一句充滿無奈的玩笑話:「是要在台灣等死,還是要去中國找死…
辯才無礙口袋深 巴西申奧春風得意
國際奧會10月2日在哥本哈根投票,決定2016年夏季奧運主辦城市。儘管芝加哥出動美國總統歐巴馬聲援,東京擔保將用40億美元興建奧運場館,…
李紀珠的「美麗與哀愁」
從學者到政務官、立委和金控首長,一路走來,李紀珠在專業能力上備受肯定,外人看來可謂仕途順遂。然而,身為外貌與能力同樣出眾的女性,…
即使在丹麥,性別平權仍然遙遠
雖然時序已邁入21世紀,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人類社會。當然男女平權程度有很多衡量的方法,…
經濟復甦超無力 紐約大砍失業福利
紐約正在大幅削減失業福利,自6月初開始將有75萬紐約人失去失業救濟金。儘管研究表明,長期失業救濟對於恢復就業有幫助,議會還是於2月投票決定…
《人民的名義》 演繹中共官場現形記
這次看的是大陸的熱播劇《人民的名義》。當然,中國的電視劇不能太當真,一定是肩負著黨所交付的政治任務,忽悠老百姓的。但是,這部片當紅,…
日本拉麵道 出聲才美味?
日本代表性的食物──拉麵,普遍受到男女老少的喜愛。有人可能聽過一些拉麵禮儀,例如「吃麵時一定要發出聲音」、「拉麵的湯不能剩下來」等。…